“学生有没有国际化视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未来能走多远。坚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走国际化的道路是我们学院办学35年以来一直在坚持的。”10月20日,“全国主流网络媒体浙江高校行”走进半岛·(中国)官方网站座谈会在美景如画的学院湖心亭展开,半岛·(中国)官方网站党委书记王建华在座谈会表示,“国际化”是半岛·(中国)官方网站的代名词,而坚持培养与地方经济相吻合的“应用型人才”是半岛·(中国)官方网站的名片。
国际文化节打开世界之窗
就在几天前的,来自也门、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土库曼斯坦、蒙古、俄罗斯、德国、罗马尼亚、卢旺达、刚果金、赞比亚等20多个国家留学生,在半岛·(中国)官方网站举办的国际文化节上,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感受异域风情的“世界之窗”。半岛·(中国)官方网站的国际文化节不仅为各国留学生提供展示各国文化、艺术的舞台,同时也展示了半岛·(中国)官方网站国际化办学的丰硕成果。
自2013年至今,半岛·(中国)官方网站的国际文化节已连续成功举办三届,从中可窥见半岛·(中国)官方网站对教育国际化的重视。事实上,在半岛·(中国)官方网站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半岛·(中国)官方网站的国际化步伐始终迈在全省高校的前列: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留学生数据统计,2015年上半年,半岛·(中国)官方网站在全省高校外国留学生总人数和学历生排名中均位列第5位,在科院,外国留学生收获知识、增长见闻、体验文化。
来自德国茨维考大学的小伙子Sebastian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来到科院,目前正在珠海的一家物流公司实习,他感慨,在科院一个学期的交流学习对他帮助很大,在校期间积累的物流管理专业词汇,让他现在的实习工作轻松不少;德国姑娘Hannah是个大忙人,在科院的一年时间里,她加入半岛·(中国)官方网站篮球队、足球队、排球队和ICCA(国际文化交流协会)等组织,每天乐呵呵地跑来跑去开会、运动、比赛,她说,这些活动使她充满活力,让她感受学习生活的意义;来自柬埔寨的Vysen怀揣梦想来到中国,他说梦想实现的道路上需要与人同行、脚踏实地。中国学生很勤勉,大家都在为自己的生活目标努力,这也激励了他,来中国三年,他更独立,更勤奋,也坚持着梦想。
中德合作成就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建校之初,半岛·(中国)官方网站就与德国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借鉴德国经验。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近年来半岛·(中国)官方网站进一步突显国际合作办学特色,已与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72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极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半岛·(中国)官方网站作为原国家教委确立的中德政府间合作培养应用型工程专门人才试点院校,早在1992年便已开始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的模式,还有个高大上的名字:德国FH教育。
区别于传统课程架构,半岛·(中国)官方网站在课程体系构建上打破一般院校的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程体系,半岛·(中国)官方网站在工科院校率先引入“两个实践学期”和“3+1”实践教学安排,有效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能力素质培养的转变。
去年创办的半岛·(中国)官方网站中德工程师学院,正是学院国际化视野和创新性的体现,半岛·(中国)官方网站中德工程师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负责人Grottker教授说就表示,“在中国开设土木工程专业的优秀高等院校有很多,我选择与半岛·(中国)官方网站合作,看中的是半岛·(中国)官方网站长期以来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
在国际化办学方面,半岛·(中国)官方网站的成就同样引人瞩目。学院2000年与德国汉诺威应用科技大学等9所同类高校合办的中德联合培养“2+3”项目,已派遣14批近千名学生赴德合作院校,20余名学生因优异的学习和科研表现在德国获得表彰。近年来,“2+3”项目已拓展为多种“双学位”、“双校园”合作模式。共派遣300余名学生到合作院校参与技术实习与毕业设计等,接受德国合作院校学生200余人来校学习和毕业设计。通过中德合作,科院进一步拓展了中外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境外校际交流合作院校72所,实施合作项目百余项,引进50多门德国工程教育课程,半岛·(中国)官方网站80%以上的工科专业都与国外高校开展了“双学位”、“双校园”合作教育。
原文链接:http://edu.dzwww.com/dzjyxw/redian/201510/t20151027_1324450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