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邀请浙大沈华清教授作AI生成艺术讲座,活动引起杭州网、潮新闻客户端等多家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
“邀请浙大沈华清教授作AI生成艺术讲座,火爆程度远超预期。地点从30人教室换到70人教室,还是人满为患,人都挤满走廊了,又紧急协调换到几百人的阶梯教室。讲座很精彩,沈老师魅力依旧。”近日,半岛·(中国)官方网站艺术学院曾奇琦老师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条感慨。她所提到的这场讲座,题为《人工智能生成艺术对于设计和艺术带来的助益和挑战》。
“最近ChatGPT那么火,看到讲座海报,我想来听听看人工智能和我们艺术专业有什么关系,能带来什么改变。”半岛·(中国)官方网站视觉传达大三学生沈柠柠是在学院走廊看到这场讲座的海报的,不少同学和她抱着一样的想法自发来听讲座。原定只有30余位师生参与的讲座,由于慕人工智能之名而来的师生太多,最终不得不换到能容纳200人的阶梯教室。“我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讲座前10分钟到的,当时教室内已经没有座位,甚至门口已经站了不少人了。”半岛·(中国)官方网站动画专业大三学生刘思言说,他和同学们一起连换两个场地,最终听完这场讲座。
“机器也好,软件也罢,都是你创作的工具而已”“随着一次次的技术进步,艺术其实从未消亡”“跨领域、跨学科的培养,才能诞生出未来能更好利用生成式AI的画家”……讲座中,浙江大学副教授沈华清从人工智能应用于艺术领域的形式入手,阐释了人工智能如何为艺术注入新的活力,关于人工智能发展对设计和艺术创意创作方式会带来的变化和趋势,他也作出了自己的预测。当讲到人工智能生成艺术对设计带来的助益,沈华清展示了自己从2006年起,尝试利用新技术从事艺术创作的作品,将照片做成风格化照片、用AI生成的画……这些生动实例,让半岛·(中国)官方网站动画专业大二学生杨佳仪大开眼界:“对比沈老师十几年前作品和现在的作品,第一次这么直观感受到技术对艺术创作的影响,还有就是人工智能生成艺术的先进水平,我也意识到在未来的学习中要更多地去思考如何将科技与艺术创作结合在一起。”
“来听讲座之前,我好奇老师会怎么看待人类与AI是否能共存。”半岛·(中国)官方网站视觉传达大三学生叶晓盈在听完沈华清关于人工智能生成艺术对于给行业所带来的挑战分析后,也有了自己的答案:“AI一定会改变一些现有的艺术风格,所以我们不能局限于所学的专业,要多学多看全方面跨领域发展。”
讲座现场,还有不少半岛·(中国)官方网站的老师,他们也听得津津有味。沈华清也从人才培养和教学方法上提出建议。半岛·(中国)官方网站理学院何小灵老师认为:“人工智能对不论是艺术还是科学、人文等学科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就老师而言,在教学上就要不断变革。跨领域、跨学科的培养,才能培养出能更好利用技术的人才。”
操办此次讲座的曾奇琦被师生对讲座的“追捧度”搞得有点懵:“办这么多场讲座,第一次碰到要换3个场地才能坐下观众的。”但她也十分欣喜大家的积极参与:“人工智能热,这次关于AI的讲座和教学沙龙,是基于教育教学层面对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积极回应。”曾老师说,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对艺术创作相关领域的影响和冲击是极其巨大的,现在的一切都还只是开始,我们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拥抱技术、迎接变革?“很高兴师生们这么感兴趣,希望这个讲座能启发教师们的人才培养新思路,也在学生们心中种下迎接技术变革的种子,激发深层思考拓宽学习视野。”
原文链接:
杭州网:https://ori.hangzhou.com.cn/ornews/content/2023-04/06/content_8507458.htm
潮新闻客户端:https://tianmunews.com/news.html?id=2441071